希望(左)新华社
这场“闹剧”在德甲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侮辱霍普的行为由来已久。德甲联赛第23轮,门兴格拉德巴赫主场对阵霍芬海姆时,主场球迷高举侮辱霍普的横幅,影响了比赛的进行。
多特蒙德球迷还多次在球场内举着辱骂霍普的横幅。德国足协对多特蒙德球迷做出了处罚,禁止他们三年内入场观看霍芬海姆的比赛,而多特蒙德还将承担霍芬海姆主场客场球迷区门票销售的损失。
多特蒙德球迷对此极为不满,因为两年前德国足协曾宣布不会对球迷实施“集体处罚”。据《鲁尔新闻》报道,29日多特蒙德主场对阵弗赖堡的比赛中,球迷们不仅举着横幅辱骂霍普,还将怒火指向德国足协,批评其“背叛承诺”。
球迷对Hope表示不满。新华社
霍普是谁?他为何备受争议?他是德国足球商业化的代表人物,曾在霍芬海姆青年队训练,成为俱乐部投资者后,仅用8年时间就将球队从第五联赛带到了德甲。据德国媒体报道,霍普在霍芬海姆的投资超过2.5亿欧元,其中包括斥巨资为球队建造莱茵内卡竞技场德甲多特蒙德球员向球迷解释,可容纳3万多人。
这位为足球做出如此多贡献的亿万富翁不仅没有赢得球迷的喜爱德甲多特蒙德球员向球迷解释,反而遭到了侮辱。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德国职业足球最鲜明的“50+1”原则。不少球迷团体对霍普“无视足球传统”的批评也与这一原则有关。
简单来说,“50+1”原则意味着俱乐部和球迷必须拥有对俱乐部事务的决定权,外部商业投资不能持有超过半数的股份,私人投资者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俱乐部。
传统上,德国很多球队都是“非商业组织”,采用“会员制”或“协会制”的方式运作。1998年德国职业足球改革后德甲多特蒙德球员向球迷解释,允许俱乐部采用“股份制”,但规定俱乐部必须持有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份,以保障会员和球迷权益,防止外部资本控制球队。这也是德国职业足球门票价格相对较低、上座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沃尔夫斯堡 新华社发(凯文·沃格特 摄)
“50+1”原则并非铁板一块,德甲也有“例外”,比如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这两支球队分别隶属于拜耳集团和大众集团,勒沃库森甚至是由拜耳集团员工创办的。德国足协规定,如果一家公司连续运营一家俱乐部20年以上,可以申请豁免“50+1”原则。
霍普是这一规定的另一个受益者。霍普从1989年开始投资霍芬海姆,2000年扩大投资,包括修建新球场和训练中心。2015年,拥有96%股份的霍普终于跳出了“50+1”原则,掌握了同等比例的决策权。这让珍视“传统”的德国球迷难以接受,也是球迷在球场“爆炸”的主要原因。
德国足球界人士也一直在试图改变这一原则,但一切努力都失败了。德甲“另类球队”莱比锡的投资方奥地利红牛集团通过购买低级别联赛球队,规避了德国足协对外资的限制,用“花钱”的方式在7年内升了4个级别,并用高额会员费巩固了决策权,但依然没有推翻“50+1”原则。
霍芬海姆与拜仁的比赛暂时中断。新华社
2018年,德国足协曾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对“50+1”原则进行改革,但大部分俱乐部依然投了反对票。长期以来,“50+1”原则帮助德甲成为全球财务状况最健康的联赛之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国职业足球的商业投入,影响了德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但德国球迷多年形成的鄙视金钱驱动足球的价值观很难改变。很多球迷不会因为球队降级或者连续在低级别联赛踢球而灰心丧气,他们会继续支持球队,甚至反对球队升级,因为这会增加投入,可能会给俱乐部带来财政困难。比如德国第三联赛的慕尼黑1860,甚至是第四联赛的埃森,虽然水平不高,但依然有数万球迷自掏腰包买票到现场加油助威。
德国球迷对球队的热爱和“你不嫁入豪门,我养你”的骨气值得敬佩,但集体骂人的陋习却不能容忍。